返回網站

蘋果、土地與酒

2017年8月2日

蘋果、土地與酒 文/李建緯 [ 刊登於<閱讀的島> 第三期 ]

「你為何要選擇做酒?」這是周遭的朋友知道我在做酒,最常問我的問題。

這問題很可以去簡單地回答,也可以很複雜去回答,但是喜歡酒大概就是回答這問題的根本,因為沒有喜愛與熱情是無法一直持續的。

  兩年前離開台北的工作,雖然當時在台北做著跟土地農業相關的工作,但自己離土地與想做的事卻越來越遠,聽前輩說著「如果可以為農業做一件事」這句話,當時的自己,工作之餘也跟著朋友在淡水操作農夫市集與返農工作坊,圍繞著自己都是農業的思考與作為,對於自己總少了一些甚麼感覺,應該會有件事是對自己是有趣且有喜愛的,想著想著就想到「酒」,喜愛喝酒時愉快的氛圍,也喜愛著這種充滿生命的液體。

  但為何一開始的目標是清酒?是因為常接觸日本這國家,很想去了解,雖然一樣都是使用稻米去製酒,台灣總是清一色的蒸餾米酒,但日本就有各式各樣的清酒,這吸引著自己想去更深入的了解,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上網搜尋資料與聯繫,終於找到一間願意接納長時間學習的日本酒造,也踏上學習日本的旅程,雖然過程是辛苦的,但是收穫是非常豐富的,腦中記憶的是每個步驟,也思考如何回到台灣土地上實踐。

  但是回到台灣就是真實面對各種現實狀況的開始,沒有資金、場地與設備是最根本的問題,雖然清酒可以使用很傳統人工的方式進行,但是也是有基礎的設備才能進行,回到台灣還有「米」與「溫度」等問題在考驗著我們去解決;移居花蓮安定後,想起朋友曾經介紹在宜蘭對清酒也有興趣的中福酒廠,接觸後同樣對清酒的興趣,開啟後續的合作,也解決我們根本的問題。

  隨著自己選擇作酒的脈絡,除了對酒的喜愛外,當中也包含自己許多對於農業與環境的思考,在城市裡看到許多都市觀點對於農業悲情與弱勢的詮釋,這或許是目前台灣的農業呈現的樣態,但這樣的刻板印象造成多數人不願更深入了解農業,農村的人也無法認同這樣的生活。老實說回到農村土地生活時,會發現或許某些部分沒有城市方便,但是生活的本質仍是生活,自己隨著生活的流動,跟土地會發生更多有趣的事情,有更深的連結,這些是城市所看不到的,也很少在農業中呈現。

  農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有政策、組織與環境等大問題需要去解決,就如同我們去年與中福酒廠生產「蘋果發酵酒」一樣,這次生產是使用好友苦瓜在大禹嶺友善種植賣相不佳的蜜蘋果為原料進行發酵,雖然我們思考的次級品的加工,但是後續希望藉由這隻酒的生產,被看到的是高山農業的問題,高山農業雖然與山林破壞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但不是一切的原罪,還有許多觀光旅遊的開發,造成更多的破壞,但是農業的發展是可以更容易去思考人與環境平衡的可能,但是當中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而好友努力去找尋高山農業的出路,這樣釀造加工是一種支持,也是連結更多人去理解這樣的問題。

  農業不能一再打著悲情與弱勢,去換取政府更多的補助,並吸引都市人消費與接近,而是要藉由更多有趣的事物,讓更多人看到農業的價值;農人在土地種植著蘋果樹,辛勤照顧長出甜美的蘋果,再由酒廠進行加工生產蘋果酒,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農業產業鏈,有成千上萬的不同可能,是跟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蘋果酒只是農業產業加工當中一個可能,我們期待創造更多的可能,讓農業的產業持續被支持發展,創造出更多好的循環,我們只是在為農業做一件事,但希望連結更多人支持農業,也支持更多與農業相關事物的發展。

 

貼心提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